对于呕吐恐惧症的患者来说,生活就是一场随时会吐的大冒险。由于害怕自己和别人会突然失控呕吐,他们避免一切可能引起恶心的事情,生活上主动限制自己。对于女性患者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噩梦,可以因此患上非典型的厌食症,有的人还因为害怕晨吐而拒绝怀孕。患者的大脑终日思考作呕的可能性,其实身体并不一定会真的呕吐起来。心理医师建议患者进行脱敏治疗,让自己明白到:即使呕吐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表现:对食物的恶心竟导致厌食症
很多儿童、成人都有呕吐恐惧症,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想法,害怕别人或自己呕吐。他们一旦感到胃里有一点点不对劲,或者仅仅是听到“呕吐”之类的恶心词语,就会引起恐慌:我感觉要吐了!我吃不下饭了!为此,有的孩子拒绝上学,拒绝坐公共汽车,不去小伙伴家里玩,只是害怕自己会突然呕吐起来,难以收拾。很多人随身准备塑料袋,用于应付呕吐物。
有些成人患者避免去外面的餐厅吃饭,避免喝酒,甚至连约会、开车、外出旅行、当众演讲都不敢了,生怕自己会吐。他们往往还有社交恐惧症、陌生环境恐惧症、飞行恐惧症(害怕坐飞机)等,对自认为容易呕吐的“恶心人”敬而远之。有的女性因为呕吐恐惧症而迟迟不愿意怀孕,以免发生经典的妊娠反应——晨吐。
在饮食上,呕吐恐惧症患者有一套规矩。他们频繁检查食物是否新鲜,烹饪前要反复清洗食材,烹饪时过度烹煮,生怕吃到令自己呕吐的病原体。有的人在10年前吃完某种食品后犯恶心,之后就再也不吃了。由于饮食上受到限制,很多人出现体重偏低。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兰克·达提里奥遇见过一些少女患者,她们在病毒感染呕吐后出现了呕吐恐惧症,患上了非典型的厌食症。
呕吐恐惧症是怎么形成的?
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塔玛·琼斯基认为,这是暗示的力量使然——跟自己说几次“呕吐”这个词,你就会有点焦虑了;再跟自己说“如果我呕吐……”,你可能会开始反胃。呕吐恐惧症不光是对呕吐的样子、气味和个人感受感到不适,更具杀伤力的是对呕吐的预期。有的患者感觉自己的消化不好了,经常要测体温,还注意身体的任何感觉,例如打嗝,这些行为都导致他们对呕吐越来越敏感。
其实,对呕吐的担心是多余的,因为呕吐是很少发生的事情,很多人一辈子只呕吐过寥寥几次。琼斯基称,即使整天想到呕吐,胃里感到不舒服,但是仍不足以诱发呕吐反应,因为人体是不会轻易为了虚无的担忧而白白浪费身体的能量和材料。
有调查发现,有呕吐恐惧症的患者往往遭遇过与呕吐相关的不愉快经历,包括胃肠不适、当众呕吐、目睹别人呕吐等。这些偶尔发生的事情被牢牢记住,他们甚至能够记住某次呕吐的时候自己穿了什么衣服、当时的天气如何。
如何克服呕吐恐惧症?
有的医生提出用镇静类、抗抑郁类药物治疗,有的医生认为对胃肠用药也有疗效。有的医生则反对用药,担心药物会令患者感到恶心。但是,也有一些医生给患者开催吐剂,目的是让他们明白:即使呕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琼斯基认为,患者不能禁止自己的想法,而要改变想法出现之后自己的反应。她建议把对呕吐的害怕和现实的情况写在纸上列表对比,例如担心呕吐让自己难受很长时间,甚至要住医院,但理性思考会发现这是恐惧的扩大化,扭曲了事实。周围的人对患者应给予同情,理解他们的感受,而不是跟他们争论,不要试图说服他们“没事”。
在心理治疗方面,琼斯基建议患者逐步适应不同等级的“呕吐”,终实现脱敏:
1.写下或者说出“呕吐”这个词及其同义词。
2.尝试听呕吐的声音,可以在网上找音频,或者让家人模仿。
3.尝试用调羹或者棒棒糖放到舌根,慢慢往深处探,感觉一点点恶心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,是河南省老牌中医院,是集医疗、预防、科研、康复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精神心理专科医院,是省市医保新农合单位。医院一直致力于中医精神疑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,研究新的治疗方法,开展新技术,建立精神卫生资源共享平台,积极参与学习国内精神疾病诊疗新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共享。反应,但不要引发呕吐。
4.尝试在嘴里含一些汤、醋,然后模仿呕吐到马桶里。
5.观看呕吐的视频,例如旅客晕车。
在上述过程中,不要给自己准备“安全措施”,例如装呕吐物的塑料袋,那会令你纠结于不必要的“危险”。
本文来自网络,版权为原作者,如有侵犯权益,请联络我们删除!
我院在我省开设有网络免费咨询绿色通道以及24小时咨询预约热线:0371-60999339(点击可直接拨打),双重就诊服务让患者就医看病更加方便,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咨询。